欢迎光临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
黄晟贤,中共党员,曾任武汉理工大学安全协会会长,辅修武汉大学工商管理双学位。现已推免至北京理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曾获国家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标兵、校优秀学生社团会长等奖励及称号。
齐聪睿,中共预备党员,曾任班级副班长、团支书,升学至武汉理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曾获学术科研奖学金等奖励。作为负责人主持参加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结题优秀。曾以第一作者在《Polymers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JCR Q2区)发表一篇SCI论文。
王志飞,中共预备党员,曾任武汉理工大学安全协会副会长,升学至清华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曾获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社团会长、学生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等称号。
刘翔,中共预备党员,曾作为重要成员参加第五届全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升学至清华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黄晟贤
在坚定的信心下没有跨不过的坎,在奋斗的人面前没有走不通的路。
——齐聪睿
坚定所选,勇敢直前。
——王志飞
若星空是梦想,请以探索之名启航。
——刘翔
厚积薄发,天道酬勤
慧园1舍429,这个全员升学的学霸宿舍有着令人吃惊的备考时间跨度:最长的十个月,最短的两个月。
性格最为外向的王志飞烫着微卷的头发,说话时喜欢手舞足蹈,自诩为宿舍“气氛组组长”和“早起担当”。他是学霸宿舍里最早着手备考的同学。2020年2月份,距离考研还有十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在收集资料了。
“我还是起的最早的呢,比他早半个小时!”王志飞指着坐在边上的刘翔说。
在王志飞的“撺掇”下,去年五月份,刘翔也加入了冲刺金字塔尖——清华大学的考研大军。
自从结成“清华冲刺联盟”之后,王志飞和刘翔总是准时出现在南湖图书馆,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归。
齐聪睿的考研故事则曲折得多。以0.02分之差与保研资格失之交臂后,他才开始准备考研,那时离2020年考研仅剩两个月。所幸,如室友王志飞所说,齐聪睿本就是个竞赛达人,优秀的学习能力、执行力、抗压能力在最后关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咬紧牙关,拼命硬干”,他们拿出10倍于高考的闯劲,刷完一本本厚厚的习题,一张张困难的试卷,清晨在图书馆的门口记单词,夜晚在图书馆的楼道里背政治,每天保证10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听着图书馆开闭馆的铃声结束一天又一天的生活。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他们的图书馆学习时长一度排进全校前20。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如果说两个月的准备是厚积薄发,是涅槃重生,是星光不负赶路人,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么十个月的准备就是天道酬勤,是金石为开,是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千淘万漉始到金。
互通有无,相辅相成
日历翻回到去年暑假。得知黄晟贤和齐聪睿同学确定了保研目标时,王志飞和刘翔也对高校夏令营上起心来,看到相关通知就转到宿舍群里,还没到材料提交日期就早早提醒,改材料、提建议、加油打气,一个不落。
在得知黄晟贤保研成功之后,大家都发自内心为他高兴,而知道齐聪睿保研失利后,大家虽倍感惋惜,但又悉心安慰,为他加油打气。
十月,正当王志飞、刘翔、齐聪睿每天泡在图书馆冲刺考研之时,确定保研的黄晟贤也没闲着,他主动承担起了“考研辅助”一职,帮忙收集学习资料自然不在话下,生活后勤上黄晟贤也能帮就帮,校园里抱着快递小山步履匆匆的人中总有他一个。
“考研三人组”也将“三个臭皮匠”的互助协作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考研路上充满荆棘,专业课难度大,未来的不确定性一次次冲击着他们的内心防线。困难当前,他们却没有退缩:一起规划考研复习方案,信息互通有无,资料共同分享,取长补短,学习问题相互讨论,备考心态相互调节,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给彼此无声打气,每天从图书馆回寝室的路上,他们的话题总是围绕着矩阵变换,贝叶斯公式,还是麦克斯韦方程组、薛定谔方程……即使晦涩难懂,捉摸不透,但正因为彼此的陪伴和相互鼓励,他们从未感到厌烦、灰心。
志同,相为友;道同,相为谋。这种互帮互助氛围从班级重组、四人分到一个宿舍起,一直延续至今。
读“无用”书,做“无用”事
在理工大的校园里,从不缺勤奋的学霸;白天相约图书馆,晚上相约王者峡谷,吃喝玩乐一样不落的同时,还能玩转科研竞赛才是真学霸。
“踏踏实实学习,安安心心玩耍”,在玩中学,劳逸结合,事半功倍。
作为全员党员宿舍,他们也积极组织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四人四年累计志愿活动工时478小时,“红细胞志愿服务队”也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血液安全知识宣传、带头义务献血……他们乐此不疲。
除了“开黑”打游戏,四人消磨时间最常去的地方是图书馆小说区。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是黄晟贤的最爱,而刘翔是“冷知识大王”,四人也常常会聚在一起讨论社会事件,媒体责任、青年担当、高校改革……这些都是他们的议题。
读“无用”书,做“无用”事。他们明白,生活的趣味不止于短平快的娱乐,学习的边界不止于课堂上的习题,纵使“坚定所选”,也需“青春无畏”;纵需“脚踏实地”,终不忘“仰望星空”;做国家、社会、人民“安全”的守护者是他们的报国之志,而成为一个全面发展、有思想、有担当、懂生活的人同样是他们不变的追求。
见“贤”思“齐”,三人必有我师;“志”存高远,鹏路自在翱“翔”。
梦想高校的灯塔指引,一往无前的非凡勇气,非我不可的坚定信念,勤奋不辍的学习氛围,诤友兄弟的鼓励安慰……似乎就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究竟是什么让他们成为了现在的自己,但显然,他们对在理工大收获的一切:学识、勇气、友情、陪伴、成长与蜕变……充满了感恩,并将以此为财富,继续翱翔在他们的碧海蓝天之上。
青春总是美好而仓促的。采访快结束,不可避免地提到令人伤感的离别时,本性张扬而高调的少年们一时安静了下来。
风吹树叶夏蝉鸣,路长漫漫有可期。
我相信,在未来的征程中,在继续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即使不再如影随形,即使相隔万里,那些相伴成长的日子,那些共同战斗的日子,那段无法忘却的时光,依然会不断支撑着、鼓舞着、鞭策着他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若星空是梦想,请继续以探索之名启航;待到群星闪耀时,少年们,愿你们高处再相逢。
(通讯员/责编:王红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