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

搜索

首页>校友之窗>校友动态
【校友之光】陈祥峰:深耕水运安全领域 以科技赋能强国征程时间:2025-11-25
  •   作为一名深耕水运安全领域的青年专家,陈祥峰始终以专业为基、创新为翼,从校园求知到行业深耕,在交通运输安全领域书写了“扎根专业、践行责任”的生动篇章。1992年出生的他,现任职于我国成立最早且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水路交通运输科研机构——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多年来,他坚持在船舶气象导航、港口突发事件应急和内河航运安全等领域持续攻坚,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青年力量。

      一、求学筑基:深耕专业,筑牢安全研究根基
      陈祥峰的求学之路始终围绕“安全科学”这一核心领域稳步递进,从夯实基础理论到聚焦细分方向,再到突破技术难题,逐步构建起“理论扎实、实践丰富、视野开阔”的专业能力体系,为后续深耕水运安全领域奠定了夯实基础。在多年的求学生涯中,他始终以“解决安全领域实际问题”为导向,在自身的研究领域不断深耕细作,先后在《Powder Technology》《Fuel》《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等安全与化工领域TOP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余篇,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为工业爆炸风险预警与管控这一研究领域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科研攻坚:以技破局,引领行业技术升级
      博士研究生毕业以后,陈祥峰入职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他持续攻克水运安全领域关键技术难题,推动行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近3年,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3项,科研方向精准对接国家战略与行业需求。他聚焦水运安全领域核心痛点,以技术攻关破解行业难题,先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高静态动作压力下 PMMA 粉尘爆炸多孔泄放动力学机制研究》,为港区化工码头高压容器泄爆提供关键理论支撑;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远洋船舶气象智能化导航关键技术研发》,联合国家气象中心、北京全球气象导航技术有限公司,积极响应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国船国导”战略的批示要求,推动远洋航行气象预警技术升级;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内河船舶编队航行技术及应用示范》,联合国能远海航运公司与母校武汉理工大学,打通技术研发与实际应用的壁垒,加速内河编队航行安全技术落地;参与交通运输部“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交通运输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工程》,联合行业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航运企业资源,攻克远洋船舶气象导航系统技术瓶颈,系列产品已进入实船验证阶段;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港口装备集群绿色动力安全保障技术及系统》,推动构建绿色动力装备安全管控体系,为港口低碳转型筑牢安全防线。
      三、项目实践:锚定强国目标,赋能安全治理升级
      立足于“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撑、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职业定位,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交通强国试点任务“水运安全重大风险防控技术研发与应用试点”,联合宁波市交通运输局、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山东裕龙港务有限公司等单位,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安全治理能力,助力交通强国建设落地见效。他牵头研发全国首款针对港口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产品“甬港安”,并构建配套的事故预防技术服务信息平台,直接支撑了《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等行业制度修订,还制定了3项宁波地方规范指南。他牵头研发的通航船闸综合安全风险管控系统,聚焦通航船闸风险辨识、管控技术、双重预防机制及管理体系等一系列难题,并凭借“长江危险品船舶动态安全监管与应急科技示范工程”荣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以硬核实力赢得行业广泛认可。他参与制定的《航道、通航建筑物及航运枢纽大坝运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指南(试行)》,得到交通运输部主要领导批示,并成功服务于广东连江与北江、重庆草街以及福建水口等30余项通航建筑物安全风险辨识评估项目,为全国通航建筑物安全运行筑牢技术防线,也实现了“以科技支撑水运安全”的承诺。他主导的储罐安全风险管理方案与事故应急处置技术研究,成功研发出港口危险货物储罐安全风险与应急管理平台,已在山东裕龙港务有限公司成功应用并通过验收,成为“科研成果服务产业安全”的又一实践典范。

      四、行业担当:初心如磐,传递安全治理智慧
      作为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的青年骨干,陈祥峰始终以“服务行业、保障安全”为己任。受交通运输部水运局邀请,作为检查指导组专家参与“春运及春节假期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和“汛暑期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先后参与天津、福建、湖北等十余省市港口企业检查、开展港口设施保安以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咨询评估项目10余项,将科研实力与企业实际需求紧密对接。他参与制定的多项国家及地方行业标准,推动了安全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其技术方案与实践经验不仅为企业解决了实际难题,更成为了行业安全治理的重要参考。
      从校园求知的探索者,到水运安全“国家队”里的攻坚者,再到交通强国建设的一线践行者,陈祥峰在安全领域深耕不辍,以“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能力、“精益求精”的科研态度、“服务国家”的责任担当,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长答卷。他在水运安全领域的每一次探索与突破,既是个人从青涩学子到行业骨干的成长见证,也折射出青年人才与安全事业同频共振、共促发展的生动路径。而他以科技为盾守护行业安全、以创新为刃推动行业升级的实践,更是鲜活地诠释了新时代校友“扎根领域、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成为了广大在校学子可学可做的榜样。
                                                                                                                                            (作者:陈祥峰  审核:廖明静)